宁乡敏捷紫云府
宁乡星澜之悦
宁乡在线

主题: 钱学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人才?

  • 农珉
楼主回复
  • 阅读:903
  • 回复:2
  • 发表于:2010/9/23 20:18:47
  • 来自:广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宁乡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谈几点看法:
1、抹杀创造力 
    创造力是什么?就是指打破常规去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而创新则是其中一种表现。说起创新,人们或许回想起令全中国人骄傲的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因为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个匪夷所思的建筑物,更是中国的骄傲。但是,在国人赞赏其宏伟奇异时,现实又是多么不堪——鸟巢主要由外国人设计,看来,近年来中国猛喊“培养杰出人才“”制造变回创造“不完全没道理,而钱老之问更是发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为什么建国前恶劣的环境下有大批人才涌现,反而建国后杰出人才少之又少呢?
    中国年年获国际奥林匹克奖,而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却无一人获得。因此不少人认为中国初级教育很好,只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黄全愈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中提及过:中国少年足球还不错,曾横扫多个足球强国,可是欧洲和南美的成年足球队却包揽了历届世界杯冠军。而这些青少年成年后到欧洲培训,最终也因平庸而遭弃用,他们成年后技术已定型,其足球意识、创造力等等也定型,即使去欧洲培训,就算有进步,但这时已大器难成了。
    同样道理,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他需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中国不是没有人才的种子,只是其环境太残酷了,在发育阶段没有得到适当的护理,种子发育不良,在移到别的环境,就算有可能成材,也难成参天的栋梁之才。
    即系话,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需从小做起《素质教育在美国》中提及这么多耐人寻味的事:他在绘画班看到“其他孩子有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要说‘八仙过海’一点不为过。‘八仙’们的笔下所绘的,更是不敢恭维:不成比例、不讲不见、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也没有。”美国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就是为了让孩子自由构图,天马行空,因此他们都是“其他糊涂”,古灵精怪,乱七八糟。相比之下,中国孩子画的画都是有板有眼,规规矩矩的,与老师要求画的都十分相似,具有很高的copy能力,画出来的都是画。但作者却遭遇这样的事:
    他的学生琳达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有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
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一个同一样的事物——圣诞树!

     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于是,她释然了。

     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

     再仔细观察,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

     原来当时已近圣诞节,那是学校为了给达琳营造一个友好和谐的气氛而画的。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

     令她深感失望、更感吃惊的是,把那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头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冥思苦想、痛苦万状,就是无从下笔。

     达琳看到这个尴尬的场面,知道这样下去可能会是一个不愉快的收场,只好又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
因为孩子长期被要求复制,用技能代替创造力,眼力只有别人的画,心中就很难创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因为自己不能创出一幅画,如何能画出属于自己的画来呢?
The same,我们的初等教育只要求我们背、记、读、写,以这种方式获得大量知识,能少获奥林匹克奖么?可是,这正是我国建国以来60年连一个诺贝尔奖也没得的原因!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等都是非智力因素。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以是一个没有毅力去摧毁常规障碍的人。但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独立性非常强的个性完善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百折不挠之毅力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考力、清晰的判断力的人。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是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所以说,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
我们为了应付考试,灌输大量知识,缺乏自主思考,用智力代替创造力。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么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我们居然弃之一边,而美国人怎以这个为教育之本。“授人以鱼”指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授人以渔”是培育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而创造力只能有“渔”上得来。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能“背”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啊,那么发明、科技的进步,那样不是靠自己研究,独立思考出来的啊?
当然,“渔”要越早教越好,不然,像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其实是脱了节。到了高级阶段,认得创造力、个性、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基本定型,就算以后怎样改善,也难成大气了!
  • 农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0/9/23 20:19:26
  • 来自:广东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2、动力
    一个国家的青年应具有无限的热情和梦想,这才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原动力。
    可是,在应试教育下,梦想变的是那么多余。
    若问起中学生有什么梦想,想必答案无非是考间好大学,找份好工,最好有铁饭碗,过着安逸舒适、无忧无虑的生活。的确,这种生活貌似很吸引人,可爱因斯坦称之为猪栏的理想,也是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我们口中的人才,哪一个不是靠无限的热情和永不停息的努力才有成就?有句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中国越是想多出人才,却建国以来少之又少,也难怪,毕竟大跃进还未完全在中国消退,他们片面认为学生学得越多就越聪明,学的东西越多就越是人才,于是国内的小学生学了乘除法而美国的小孩才刚学加减法,甚至以此为傲,但事实却忽视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更导致了学生求知欲的消逝。
    在中国上学,就有种被读书的感觉。确实,在中国千年以来,从来没有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而只是知识的接收器,更不是知识的主人,由于我们想学什么都由不了自己去决定,久而久之,对知识的渴望便会减弱,学起来只为了应付,再或者是为了显而易见的成绩。跟甚者,梦想、理想通常在青少年时期萌生,产生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知识,可惜的是中国缺乏自由与开放式的追问风气,在立竿见影的成绩面前,能让人有无限热情的梦想和理想只会被摧残压迫,到了高考结束,许多人的梦想理想基本被抹杀,不知自己的未来所在。毕业出来工作,大部分人都寻求一份工资高、休闲的工作,过平庸而舒适的生活,很多时候,这些人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面对客人、工作是应付,毕竟没有梦想、动力,如何能做到“行行出状元”呢?
学校非常聪明,由于我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很难接触社会百态,就很难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养不起自己,经济命脉就得有父母掌握,由此一来,我们做学生的就得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去努力学习,取得高分,好让他们炫耀炫耀。整个社会都认为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去考试,迫使我们整天困在在学校,对社会各行各业所知甚少,若找起工作来,碰运气的成数较高。也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困局,还有什么清华生卖猪肉,大学生排队做厕所的管理人。我们读完书出来都没什么志向,怎会有杰出人士呢?
就说说现在那些公务员、警察啊,他们之所以令民众不满意,因为这些人只把工作看做是饭碗,而不是真心想做这份工作,因此做起来随随便便,只求完成任务,即应付,因此肯定做不好。                   
  • 农珉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0/9/23 20:20:13
  • 来自:广东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3、摧毁学生的良好品质(中国教育把人脑打造成电脑)
    在中国,有种很奇怪的现象:允许用左手吃饭、左手干活、左手打球,甚至左手做任何事情,只有一样例外,就是不许左手写字?
    用哪只手写字好像是一个小问题,然而其实质是学校压抑个性、抑制人格发展的体现!
    像平时老师要求我们坐要笔挺、要绝对肃静、站队要成直线、头发的要求,其无一不是为了表面形式整齐划一,看起来舒服。
    前段时间看见这么一个新闻:暑假期间,严自英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孩子在厦门搞夏令营,在游鼓浪屿的时候,团长让孩子自己选择游玩的地方,外国的孩子们看着地图,有了许多选择。而中国的孩子虽然在讨论,但提不出一个建议,最后中方教师决定让中国的孩子游日光岩,结果所有的孩子都说好。此时,一位美国老师说了一句话:“你们的孩子难道连选择都不会吗?”当时的老师真的好无语,而我们也更没面子。中国人就喜欢自以为是,事无巨细多地按照自己的设计和设想改造孩子,大到成人志向,小到脾气、爱好、吃饭、穿衣,甚至是交友,就是不肯让其自主选择,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被动地接受这些要求随波逐流,人云我云,毫无自主权,无个性可言。有这么一个理论,:“在学生犯错误的内在念头刚刚萌生,但还未变成外在行为之前,就要及时制止。”但是,没有这些错误的磨练,怎能成百炼钢呢?然而既有这么一个墨菲理论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他就更有可能发生。我有个兄弟也很相似,他父母以前经常困他在家里,让他做这做那,管教的很严,什么9点不许出门,也不喜欢他的朋友去他家玩,呼喝喝,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叫他做事,这么做,最后只会加重其叛逆,反叛起来更加严重。不让其自决的余地,只会适得其反。
    简单点说,现在的教育体制就是做出一个模具,而严厉的管理、纪律秩序和控制则是模具的框架,学生则是有这个模具批量生产出来的成品和半成品,《完美的中国不需诺贝尔奖》有一段话很绝:“只要是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与文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抵挡住这种严酷的外部环境对他或她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日积月累的侵蚀和摧残,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从儿童出生那一天起,就以种种“为了……好”的崇高理由缚住他们的手脚和思想,等到他们长大成人,还具有独立思想的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的人早已是凤毛麟角,所剩无几了。”没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面貌,就不会独立思考,不敢“为天下先”只会做别人做过的事,而不敢做别人做过的事,没有个性就没独特性,没有独特性怎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
  
宁乡在线看房团 宁乡房产网 宁乡在线网上商城 宁乡在线免费抽奖
免费求职信息发布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