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敏捷紫云府
宁乡星澜之悦
宁乡在线

主题: 让孩子吃点“苦”又何妨?

  • 听风看月
楼主回复
  • 阅读:1014
  • 回复:1
  • 发表于:2017/9/25 9:02:26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宁乡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湘潭日报开展的“要不要给在读的子女送菜”的讨论很有意义。

笔者的观点是送菜大可不必,让孩子吃点“苦”又何妨?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吃苦,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能否吃苦往往是有条件的。勾践卧薪尝胆,是在危急发生之后,如果不是兵败,生杀大权握于他人之手,他岂能有这样的决心?如果没有政变,重耳还在晋国做他的贵公子,他又能否有一份吃苦的意愿?纵观历史上那些以能吃苦著称的人,他们中有些人能吃苦也往往是由于情势所迫。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经过千辛万苦得到江山,前期颇有些吃苦的精神,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但危险一过,很快就又大肆享受,以致出现安吏之变。由此看来,能够在危急险境中吃苦,往往是没有选择,是人之常情。

今天,孩子小学毕业、进入初中,过上集体生活,伙食可能会比自家差一点。俗话说:“大锅饭,小锅子菜嘛”,但这正是给孩子“吃苦”提供的条件。我们当然不要求每个人都去做苦行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正是锻炼他们的好机会。古人云:“自古人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人才都是从磨难中走过来的。要让孩子有所出息自然也不例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回想六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远离家乡,白天出工,回来还要做饭,当时的生活确实“苦”,但正是这个“苦”,让我们的身心得到磨炼,提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今天,物质财富相当丰富,***对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又相当严格,食堂饭菜无论从卫生或营养角度上来说未必就会比家里差,和我们那时的知青生活比不知要强多少倍,因此,为人之父母者不必操心,让孩子去适应生活吧。

宁乡在线看房团 宁乡房产网 宁乡在线网上商城 宁乡在线免费抽奖
免费求职信息发布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